当前位置:

主页 > 百科知识 >

最大的成功,是有能力培养一个拥有幸福感的孩

2023-03-20 16:23

已有条回答

心自由教育

2023-03-20 回答了个家庭教育问题
  中国父母喜欢教训孩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今天必须吃苦,明天才有幸福。
 
  很多妈妈从胎教开始,就在为孩子一生的幸福谋划,胎教班、早教课,从钢琴、舞蹈到奥数、英语......唯恐孩子少上一节课,就少了以后幸福的资本。
 
  但是考上个好大学就能幸福了吗?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提醒中国父母:
 
  我们现在最该给孩子的,不是吃苦的能力,是幸福的能力!
 
  01
 
  童年必须吃苦
 
  成年才有幸福?
 
  现在的孩子,一个孩子有六个大人爱,有六个人围着她,六个人对他特别好,大人给孩子提供了优渥的物质条件,也不从孩子身上要回报。
 
  唯一要的一样:做个优秀的孩子,考上个好大学。
 
  中国的孩子从某种程度上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有目的的,有功利性的,甚至攀比的一个文化环境里。
 
  孩子大量的时间都被竞争、考试、作业、功课占领,被一个个僵硬的机械化的指标衡量。
 
  本来孩子上一门课,以为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但突然考试来了,结果只考了60分,孩子的压力就会直线飙升!
 
  现在的家长都特别焦虑:一个孩子只要不够强壮、不够努力、不够勤奋、不够聪明、不够霸道、不够优秀......就会被社会淘汰。
 
  家长被社会压力裹挟,孩子被各种辅导班裹挟,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下,孩子变成了学习工具,那个有温度的孩子消失了!
 
  他们一周7×24小时被各种课塞满,几乎没有独立自由空间;
 
  很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约不到玩伴一起玩耍了;
 
  他们缺少个人成长空间,没有需要自己奋斗的地方;
 
  很多孩子用了20多年上学,既找不到自己的价值,也不知道该干点什么?
 
  所谓“今天必须吃苦,明天才有幸福”,只会让家长焦虑、孩子厌烦、老师疲惫。
 
  事实上,没有一个阶段是应该为另外一个阶段做牺牲,童年不该成为“幸福”的牺牲品,童年不是为了成年做准备,更不是成年的“垫脚石”。
 
  童年应该有它自己的价值,应该有它自己的幸福!
 
  02
 
  时代变了
 
  只会吃苦的孩子没有未来
 
  农业社会时,资源紧缺,大量内卷产生,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我们就得让孩子互相竞争。
 
  但现在是21世纪了,人工智能机器可以替代几千万的中国工人,真实的情况是:我们不需要把孩子培养成知识的“移动硬盘”,那种卖苦力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现在需要的是一个有思想、有智慧、有审美的时代,而这些恰恰跟吃苦没关系。
 
  1.不敢带着孩子走不一样的路。
 
  我们特别容易走在习惯的老路上:打卡、上班、领工资、养孩子。很多父母都喜欢走大家都走的路,其实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桥下一定有很多冤死的鬼魂。
 
  走别人不走的路,意味着风险,意味着不确定性,但是走通之后会意外地发现山穷水尽有新路。
 
  2.除了学习,更应该看到孩子人性的优势。
 
  心理学研究发现,这些能力强的人,他的未来实际上会更有保障:
 
  A审美的能力,能够看到真善美,能够想象出别人想象不出来的美好场景。
 
  C创造力,学习永远是简单的重复,学习如果没有创造的话,为了考试是没有意义的。
 
  E同理心,能体会别人的感情和感受。
 
  孩子的想象力、沟通表达能力、感染力等等,也是特别重要的能力。
 
  03
 
  有“幸福力”的孩子
 
  到底有多赚?
 
  一个幸福感高的孩子,他会少生病,身体更健康;
 
  他会更讨人喜欢,更愿意去帮助别人,社交能力更强;
 
  幸福的家庭,一定要做到3件事:
 
  1.一家人多呆在一起
 
  爸爸妈妈孩子要多呆在一起,花些时间握握手、拥抱、打打闹闹、嘻嘻哈哈,这样的一种时间上的、空间上的、心理上的互相接触非常重要。
 
  2.一家人多沟通,多说话
 
  人和生物、机器最大的不同之一就是我们会说话,我们的语言有感染力、感召力、我们还有情绪沟通能力,如果家人在一起一周说话的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周末一定要好好聊聊。
 
  这样这个家才会充满爱,充满一种希望,充满一种智慧,充满了人性。
 
  真正的幸福,只有靠家长提供适宜成长的空间、环境,让孩子自己创造!

家庭教育百科

专注青少年家庭教育

上千名家庭教育导师1对1在线指导

Copyright © 2015 - 2022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百科 版权所有豫ICP备2021016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