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百科知识 >

青春期抑郁症:为什么很多都是尖子生?

2022-10-17 15:55

已有条回答

心自由教育

2022-10-17 回答了个家庭教育问题
  3月初,中科院研究所发布了《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19-2020)》,调查采集了12个省市共64622份样本,从中抽取了5098个核心样本,结果显示:
 
  随着年级增长,抑郁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小学阶段为1成左右,重度抑郁检出率约为1.9%-3.3%。
 
  初中阶段约为3成,重度抑郁检出率为7.6%-8.6%。
 
  高中阶段接近4成,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5%。
 
  这两年,抑郁症一词频繁出现在我们眼前。但当这件事真的落到具体家庭头上,家长们依然百思不得其解:好好的孩子,衣食无忧,怎么就抑郁了呢?
 
  1
 
  小A,初三女生,因为有自杀倾向、重度抑郁来咨询。
 
  休学在家半年,之前也因为中度焦虑进行过一段时间的校内心理咨询。
 
  小A曾经是班里无人匹敌的第一名,几年前就通过了钢琴全国十级。
 
  虽然如此优秀,但她越来越发现,自己始终不能和周围的同学自然相处。她努力去迎合别人的喜好,加入同学的圈子里,但还是不被接受。
 
  因为没有朋友,小A感觉孤独、自卑、绝望。
 
  第二个是小B,高三男生。高三开学时一次重要的摸底考试中,小B虽然保持了班级前三名的位置,但离自己理想的总分还有一定差距,由此担心考不上心仪已久的清华北大。
 
  于是他开始焦虑,失眠,没有胃口,后来厌学,发展成抑郁。
 
  小C,高一女生。从上高中后一个月开始厌学、抑郁,在家休息不见好转,来工作室咨询。
 
  在重点初中时成绩突出,中考发挥失利没有考上理想的重点高中。
 
  进入普通高中后,心不甘情不愿,看不上周围的同学甚至老师,觉得处处不如意,更不想融入这个环境,逐渐自暴自弃。
 
  很多父母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努力和优秀,以为这样的孩子内心应该也是自信的、强大的,却不懂得他们内心体验着的痛苦和挣扎。
 
  2
 
  A的父亲从小接受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观念,表现出来的似乎永远都不满意,甚至是鄙视和轻蔑。
 
  小学时一道算术题计算错了,父亲就会狠狠的骂她:“笨死了。”
 
  小A成绩一直很好,却始终在父亲面前感觉抬不起头来,因为“爸爸从来没夸奖过我,我觉得考第一名是正常、应该的。”
 
  小A极度的不自信,成绩再好也改变不了没有朋友的事实。她想加入她的同学中,像普通同学那样可以自然的聊天。
 
  但当她努力去融入周围时,却明显感到被排斥,自尊心一次次遭受打击,那种滋味让她太痛苦了。她后来选择了逃避退缩。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全力以赴地学习,保住第一名。而同学也越发觉得,她和他们不是一类人,总用异样的眼光打量她,让她觉得难堪。
 
  谁能理解,表面的清高,背后有着深深的挫败感和无奈,还有对自己、对父亲强烈的愤怒,甚至怨恨。
 
  为什么别人都能愉快轻松的交往,自己就那么困难呢?
 
  小A承认,其实她能看上做朋友的人,很少。
 
  因为她理想中的朋友,应该学习成绩和她不相上下,也有突出的特长,两人有很多的共同爱好和话题,简单说就是“门当户对”。
 
  可是这样的标准能有几个人合适呢?更何况,对方愿不愿意和自己做朋友还另当别论。
 
  所以和小A接触过的同学,能够感受到她内心挑剔的眼光,那些刻意而为、迎合他人的举动只让她显得更加可怜。
 
  与此同时,小A因为被排斥而感到更加自卑,一次次的尝试失败加强了她的自我攻击,她的自我感觉变差,更加封闭。
 
  当她受不了这种对内攻击的强度时,她开始出现了自杀的念头。
 
  小B的父亲是个聪明能干的人,自身的业务能力很突出,对儿子也抱有很高的期望和严格的要求。
 
  小B有点儿强迫症的倾向。
 
  高三开学这次摸底考试,他考得其实还不错,班级排名第四,正常发挥。可是小B觉得不行!
 
  因为这个分数离他对自己的预期还有十几分,这样的状态高考就上不了北京的最顶尖学府。
 
  自己马上面临人生重要关口,却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出现意外情况......一想到这里,他就感觉心慌、头疼、恶心,看不进去书,晚上睡不着。
 
  本来统一安排住宿制的学校为了照顾这位尖子生,破例同意让小B每天走读回家,放松心情,保证睡眠。
 
  父母也及时发现了问题,从生活安排上尽可能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
 
  但还是不行。
 
  “我想申请休学一年,在家调整好了,等我有了充分的把握,下一年参加高考。”他这么打算。
 
  3
 
  小C的故事可以看做是小A和小B的版本混合。
 
  她有一个不苟言笑、严格要求的领导父亲。
 
  父亲要么是下班后经常应酬回家很晚,几乎见不到,偶尔赶上他回家早的时候,就是滔滔不绝的批评和说教。
 
  “在他看来,我就没有什么优点。
 
  我成绩还可以,可是他总是盯着我的小毛病不放过,比如屋子不够整洁啊,待人不够礼貌啊,他说我要是个儿子,他就动手打我了。
 
  可他说出来的话比打我还让我难受。”
 
  小C一直都觉得,学习好是自己这么多年来唯一能和别人竞争的砝码,可是中考没考入理想的重点,现在“沦落”到这所破学校还能指望考什么好大学呢。
 
  人生顿时灰暗了,连以前的初中同学她也不大愿意来往了。
 
  她像一只因为受伤掉入鸡群里又逃不走的凤凰。上课时满腹委屈愤怒,听不进去老师讲什么,觉得同学的素质低,和自己不在一个水平上。
 
  她太后悔了,不想上学了。
 
  4
 
  优秀的人未必自信。
 
  家长、老师和社会,已经心照不宣的把“尖子生”和“完美”划上了等号,似乎成绩好就代表着能力强、个性好、受人欢迎等等。
 
  我们看不到的是:因为从未失败过,他们的内心其实是脆弱的。
 
  给孩子足够的信任,你的一个拥抱、拍拍肩膀、摸摸头也许胜过千言万语。
 
  

家庭教育百科

专注青少年家庭教育

上千名家庭教育导师1对1在线指导

Copyright © 2015 - 2022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百科 版权所有豫ICP备2021016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