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百科知识 >

培养孩子的自信和主见,这是你最该看的一篇文

2022-10-13 15:29

已有条回答

心自由教育

2022-10-13 回答了个家庭教育问题
  孩子的自信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孩子的自信也是父母最大的骄傲。
 
  当一个在大学任职的教授在讲台上给他的学生讲述自己正在上三年级的孩子,因为对编程的热爱获得无数相关奖项时,他为自己孩子而产生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当曾是央视名嘴后又转行做了投资人的张泉灵在节目中首度公开谈起家人时,这个家人竟是自己学了编程的儿子。
 
  她说:“9岁的儿子,学编程一个月,就能够编写类似《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甚至还会偷偷修改后台数据来碾压老妈,会编程的孩子太可怕了。”
 
  今天我们来谈谈孩子的自卑与自信是怎么产生的。
 
  在理学上,自信是孩子对自身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更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热播电影《芳华》中,何小萍是典型的没有自信的人,她从小缺乏父爱、母爱,性格自卑、内向而隐忍。
 
  她到了部队以后,不被战友接纳,除了男主刘峰之外,其他人都不愿意接近她。
 
  由于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她变得更加自卑。
 
  一个从小没有被尊重过的孩子,自然对自己的一切都不存在认同感,他们会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生命中的那些美好的事物,这也就产生了自卑心理。
 
  相信很多家长都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变得自卑.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曾经通过对上百个家庭的孩子进行调研,发现那些长大后消极自卑的孩子.
 
  他们的家庭教育环境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孩子们长大后的悲剧往往是因为不合理的家庭教育造成的。
 
  作为父母,我们只需要做好推举,更多的选择权应该交给孩子。
 
  壹
 
  一天晚上,我出门遛圈,橙子让我帮他买包薯片。
 
  我问他要哪种,土豆的还是玉米的。
 
  橙子有点犹豫:“都行。”
 
  我说:“别都行啊,你想吃哪种,确定一下。”
 
  他想了想,说:“那就买玉米的。”
 
  我说好。
 
  很日常的对话不是吗?
 
  如果你看完下面这个心理学实验,你就会明白,这样的日常对话里藏着的良苦用心。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关于「选择」的实验,他们把养老院里的老人分成两组,以微妙的区别对待他们。
 
  他们告诉A组的老人:
 
  1.你可以自己决定房间的布置,是保持原样,还是怎么改动,都可以,请告诉工作人员你想怎么安排,我们会帮你做到。
 
  2.工作人员问老人:是否想要一盆绿植?如果想要,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所有的老人都给自己选择了一种绿植。)工作人员告诉老人:现在,这些绿植是你的了,请你照顾好它。
 
  3.过两天我们要放一场电影,如果你想看的话,请选择是周四看还是周五看。
 
  对B组的老人,他们是这么说的:
 
  1.我们希望你在房间里住得舒适,我们也将尽全力在各个方面帮助你们,比如房间的布置,我们都为你安排好了,希望你能满意。
 
  2.(给每人发了一棵绿植)这些绿植就是你的了,工作人员会每天替你给绿植浇水并照顾它们。
 
  3.周四、周五我们会放一场电影,稍后会通知你安排在哪一天去看。
 
  发现这其中的差别了吗?
 
  A组老人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掌控。
 
  而B组老人则是由养老院代他们做出大部分决策,他们对自己的生活缺少控制感。
 
  每一天,都是这样的不同。
 
  三个星期后,心理学家对这些老人和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问卷。
 
  结果显示:A组老人感觉更快乐,也更富有活力,机敏性和社交能力明显高于B组老人。
 
  这个结果也印证了心理学家的观点:
 
  选择权、控制感和胜任感可以让人变得更积极乐观,更有责任感,更有助于身心的健康。
 
  对于老年人来说,还可以延缓衰老。
 
  贰
 
  这个实验是不是让你有所思考?
 
  我们可以从中学到教育孩子的方法。
 
  实验中,对待B组老人的做法,是不是像极了父母对孩子的做法?
 
  事无巨细,大到上什么兴趣班,小到几点睡觉、选什么口味的冰激凌,往往都是我们给孩子安排好了,他只需要接受就行。
 
  结果呢?
 
  孩子丧失了对自己生活的选择权、控制权,就会有挫败感,要么不配合,要么投降顺从——不管哪种,都会导致层出不穷的问题。
 
  对选择权和掌控感的需要是每个人的天性。
 
  “我”选择,我的生活“我”做主——如果主语不是“我”了,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当孩子的问题让我们感到焦头烂额、不知所措时,我们需要做的,只是把属于孩子的选择权还给孩子,让他学会为自己的生活做决定。
 
  叁
 
  给孩子“赋权”,让孩子自己做选择,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更重要的是,可以塑造孩子积极主动、自信笃定、有责任感的好品质。
 
  通过一次次的选择,孩子清楚了,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对“自己”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孩子清楚了,有些事情哪怕不太想做,还是需要去完成,但他可以选择完成的时间和方式,让这个过程更愉快一些,他学会了灵活主动地去做事。
 
  孩子清楚了,哪些是他自己的事情,是需要自己负责的,哪些是别人的事情,是他无法控制的,他就知道了边界和责任感。
 
  就是这一点点的选择,造就了一个有担当、自信、积极主动的孩子。
 
  即使选择错了,也可以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撞一下南墙,就知道头有多疼了。
 
  这样的人生体验,要比妈妈絮絮叨叨说一百遍管用得多。
 
  人本主义认为:“自己”是一个人过去所有生命体验的总和。
 
  假如一个人过去的生命体验都是“被动”参与的,或者是按照别人的意志生活的,那么他就会感觉没有在做自己。
 
  做自己很重要。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的后记里总结说:
 
  什么是成功的一生?做自己,按自己的方式过一生,就是成功的一生。
 
  我深以为然。
 
  做自己也很难。
 
  看看我们这些大人就知道了。
 
  有多少人,人到中年,却依然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知道自己这一生为何而来。
 
  迷茫、焦虑、随大流,又将这一切传递给下一代,妄图以己之“昏昏”让孩子“昭昭”。
 
  所以,说来说去,你终归需要想清楚这两个问题:
 
  你,希望孩子做自己吗?
 
  你,相信孩子能做好吗?

家庭教育百科

专注青少年家庭教育

上千名家庭教育导师1对1在线指导

Copyright © 2015 - 2022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百科 版权所有豫ICP备2021016114号-1